今天早上去修包,藏在狭窄陋巷里的一个雨棚,便是这位老师傅的执业地点。
“坐吧”,师傅接过我的包,招呼我坐下。
他拿着包,娴熟的在拉链上一划拉,只消五秒钟就递给我,“好了。”
“多少钱?”
“一块。”
我又惊又喜接过包,像占了便宜,慌不迭递上一块钱。
临走时,有个路人想把一袋子热烧饼放在摊位上,等接完孩子再来取,拉链师傅乐呵呵应允。
只有在破落的老城区才允许这样的场景存在吧。
常去的菜摊,卖菜老阿姨知道我不爱讲价,每次自觉主动把零头给我抹掉。有时候为了配菜去买一棵葱一块姜,干脆不收钱。
小区门口的五金店,去买几个小螺丝,老板说:拿去吧,没几个钱。
忘记带电话,小心翼翼问拉面馆老板借用手机,他爽快答应:不过打个电话,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最常去的凉菜铺,三十岁左右的男老板每天下午五点推着车出摊儿,一营业便开始排长队,老板一个人又调味又收钱又招呼,生意好的让同行眼红。问他为何不找个帮手,他笑而不语,只低头用脖子上的毛巾擦干头顶的汗珠。
旁边卖千层饼的老板娘,一看到橙子就露出慈爱姨妈笑,我也习惯对她说:来四块钱饼。
家门口的夫妻店餐馆,说是老板娘,可是从打荷帮厨,餐厅收银点菜,再到收拾残羹饭菜,都是她一个人在忙活。换成我日复一日累成狗的打转,会不会变成腰圆膀粗歇斯底里的悍妇?所以每每看到她踩着小跟鞋、涂着卡粉的粉底出场,有条不紊笑盈盈的招呼,我都心生敬意。优雅从容,是我们一生必修的功课。
(游客眼中时代印记的青石板路,于我却是下雨天骑车需要十足的小心翼翼,生怕在松动的板道砖上打滑,摔个仰八叉。)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一直自称居住在贫民窟。可是一转眼,在这儿居住已是第八个年头。
早上,不用着急赶时间,把孩子送进楼下的幼儿园。
当初选择这里,是因为老师亲切的笑容,校长“我们自己吃什么样的饭菜,孩子也一样”的承诺。
丰富多彩的课程安排,全天候的实时视频,提前一周公布食谱、每天不重样荤素搭配且在展示柜公示的餐食、高地价下已难得一见的宽阔活动空间,比起新建社区幼儿园动辄一个月两三千的托费,它的收费标准可谓业界良心,所以它被评为省级示范幼儿园时,我觉得实至名归。
携程亲子园、发生后,朋友圈里一片担忧声,这样的忧虑于我们从来没有过。什么也不用问,光看橙子提起老师时开心闪光的眼神,我都可以放一百个心了。
附近桥头的早市,一年四季提供全市区最便宜最新鲜的牛羊鸡鱼兔肉和蔬菜瓜果。
怀着橙子时就开始光顾一家鲜菠萝摊位,当时的老板娘跟我一样是个大肚婆,日常景象就是四五岁的大女儿坐在地上玩耍,婆婆抱着一岁多的二女儿从旁招呼,她自己挺着大肚子边削着菠萝边叫卖。
有次买了一个坏菠萝,第二天再买时我告诉了她。她板着脸默不作声只管削手中的菠萝,削完后硬生生地递给我说:这个不要钱,算是赔给你的。
其实我当时本意只是想让她这次注意一些,一个削好的菠萝三块钱,本小利微风餐露宿的她们,想必生活非常不易。一定是我当时的语气太过严厉,这件事让我内疚自责极了。但是想到她们一定也有自己的坚持和尊严,我还是收下了。
转眼五年过去,她们一家人还是在老地方靠卖应季水果为生,我常常光顾。
一站路外就是个冷门的博物馆,一年到头游客稀少,却胜在整洁安静。尤其是每年五六月份,高大翠绿的树木在头顶搭起长长的拱桥,让时光也变得宁静悠长,对常年带娃遛娃的妈妈来说太亲切太友好。
不得不提的地方,还有附近的文化公园。
里面的影城,设施齐备、停车方便、冷暖气充足。自从影院开业,我们再也不用舍近求远去凯旋广场了。
影院对面,是洛阳市少儿图书馆的一个分馆,这里环境绝对称得上小而美,宽大的落地窗、柔软的沙发,可爱的桌子板凳和精美的壁画,最重要的是有很多好看的绘本。每次带橙子去,不讲到口吐白沫,这个熊孩子是不会允许你停下的。
去年开放的洛邑古城,也是个好地方。丝竹管弦、流觞曲水、古风建筑、湖塔交映,洛阳人怀旧情结太重,仿古建筑并不罕见,但洛邑古城的开发部门还是很下了一番功夫的,尤其是后期的招商,以文创用品、手工作坊、格调餐厅为主,不作妖不突兀不急功近利,希望能继续保持。
暖冬午后,跟大飒蜜在毫无遮挡的广场阶梯坐下晒太阳,或读书或放空,绝对的良辰美景。
洛邑古城后的东西大街和十字街是外地游客的必逛打卡地,奶茶鸡排章鱼丸、糕饼汤店明信片,每个城市都有这种游客专供的街道吧,武汉户部巷、西安回民街、大连俄罗斯风情街都一样,业态单一缺乏新意,却让游客欢喜倍至商家喜闻乐见,又有何不可?
现在这条街上,也少不了操控着无人机或边走边摄录rap说唱的自媒体从业者。有时候觉得很神奇,上百年来历经风雨的建筑和树木岿然不动,只冷眼旁观过往的行人,热闹着喧嚣着,然后又散了。
游玩洛阳的最佳季节绝非阴晴不定常伴有风沙的四月天。
每年五六月份才是洛阳最美的时节,这个时候的洛阳城成了油绿基调、令人目不暇接的画卷,也仿若一个家道中落、姿态气场中却留有几分骄傲又矜持的大家闺秀。
换房之前,是否选择新区让我纠结了很久。新区居住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交通、学区、医院、绿化、配套样样都有,可是住惯了老城,竟然离不开这种杂乱无章的市井气和人间烟火味。即使要离开,也舍不得走太远。当然了,我们买房后新区房价涨幅令人咂舌,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这里是老城,春有槐花秋有桂花,从不缺修锅补鞋打铁铺,周围少不了汤馆和面馆,还有各种叫卖声和讨价还价声。
破败衰落是它,便宜实惠是它,慢条斯理是它,至纯至简至朴至拙也是它,所有的节奏和味道交织在一起,成了老城独有的浮世绘和清明上河图。
想到下半年要搬离这里,此刻有些黯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