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种爱,会比对食物的爱更真诚。”——萧伯纳
真真爱极了最新一期《上海一周》上的这句话,让我于混沌的人生中,再次被唤起记忆中那些食物温暖的味道。它们总会在某些不经意的时刻,缱绻于舌尖,挥之不去,拂之还来。
是该写点什么了。记忆也好,重温也罢,为了那些曾经满足我口腹之欲,并让我常常心心念念挂记着的食物们。尤其在如今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饮食氛围中,它们是那么的美好,那么的可爱。
一、老校区食堂
入校时,师大老校区共有三个食堂。每每下课时分,人声鼎沸,声如洪涛,足见食堂人气之旺。军训期间,我便对三食堂的红烧大排情有独钟。两毛钱米饭,外加一块大排和一份青菜,真是一顿极美好的午餐啊!大排之所以美味,一是肉质细嫩,二是酱汁浓郁。可惜价格略贵,两块钱一块。后来与室友同行打饭,顿觉每顿都吃大排是件奢侈之事,遂改成一元一份的炸酱面。炸酱面的窗口常常排起长龙,大家自备饭缸,筋道的面条,浸泡在香喷喷的汤汁里,也是百吃不厌。我最爱的是从缸底不停的捞黄豆、干子丁,往往一缸面能吃半个小时,其乐无穷。直到今天我还能忆起那面的味道。可惜自从三食堂改造,就再没吃过那么好吃的面了。
大一有早操的规定。而我们通常都是赶在早操结束后就去吃早饭,吃完再回寝室睡个回笼觉。如果去食堂较早,那么恭喜,你就可以赶得上香味四溢的葱花蛋饼了。隔着一层玻璃,我们在窗口一边看师傅操作,一边咽着口水。蛋饼的制作程序是大同小异的,但食堂的蛋饼,里面好像放的是猪油,烤制的时候特别香,而且烤出来的饼很蓬松,咬下去弹性十足。我常常一个蛋饼不过瘾,晚饭时还要补加一个。但师傅通常都是早上一次性把蛋饼做好,晚上的放置太久,口感自然逊色很多。疯狂吃蛋饼的后果便是我在大一的第一个学期结束时,体重便狂飙到接近120,这也是我迄今为止最辉煌的记录。
到了大二时候,食堂改造,两个食堂暂搬到我们宿舍楼下了,这下真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往往下课后才4点半,我们就先到食堂打个什么土豆烧肉加米饭垫个肚子,到了晚上八九点,食堂继续营业,再下楼或喊室友带个香肠卷或饼啥的作宵夜。我还清晰的记得,每次打了土豆烧肉,都不忘先数数里头有几块肉,通常是四块,若是哪天多了一块两块,那简直跟中了彩票一般开心。美好的食堂啊!
大四时,新食堂终于改造好了,成了一栋三层小楼。里面是两所食堂。不过我最爱的还是去二楼食堂吃那儿特有的白斩鸡。鸡被事先切好一份份的摆在窗口,三块钱一份,有的是鸡腿,有的是鸡翅。我最爱挑鸡腿,有嚼劲,鸡皮筋道,鸡肉香绵,我怀疑那窗口的鸡大部分都是被我买走的,因为天天吃。后来室友小s受我影响,也天天买鸡,还怪我影响她变得爱吃肉了。苍天啊……
研二搬至新校区后,我们几个要好的室友常常抱着怀旧的心态去游老校区,也常常去食堂吃饭,但渐渐的,再也找不回那种主人的感觉了。每次吃完,便黯然离去。后来也就不再去了。老校区的学生换了一拨又一拨,我们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拨而已,一味的留恋,只能徒增伤感罢了。但老校区的食堂里食物的味儿,却随着岁月的逝去,日久弥香。
二、春安路
之所以把春安路放在紧临学校食堂后的第二位来写,这说明它的地位实在太太太……重要了,可以说,它就是当时师大学子的校外食堂。我在老校区呆的五年内,倘若细细统计的话,或许在春安路吃的次数比在食堂还要多的多。
春安路首先占据了地理优势。凡是2006年前在师大上过学的都知道,那简直就是一块风水宝地。出师大正门往右200米不到,一条看似貌不惊人的小街道,却藏龙卧虎、活色生香。尤其是傍晚,什么歪子炒饭、陕西凉皮、桂花酒酿、麻辣烫、砂煲、以及形形色色的烧烤摊全都应时而出,那个热闹!春安路的第二大优势是价格。相比学校食堂,食物品质自然丰富的多,但价格却基本持平。在大一大二那会,花个3块钱就能吃的非常满足,而到了大三大四的时候,最多也不超过5块钱,而且吃的更好。真是平民的价格、皇帝的享受!以至于春安路被拆除后,我一度难过失落了好久。
许是天生对于面食的偏爱,我最爱吃那家山西刀削面。老板是一对夫妻,是否真是山西人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老板弟弟就是师大物理系的学生,由此平增一份亲切。他弟弟常在哥哥的面摊上帮忙端面,这一家人手脚都非常灵活,而且老板记性特好,不管你什么时候来的,只要你嚷一声:“一碗……面!”他都能记得次序,以及你点的是什么面。他家面最受北方学生欢迎,因为很地道,面很硬,有嚼劲,货真价实的一大碗,食量再大的男生也能填饱肚子。面条粗细均匀,汤汁鲜的恰到好处,旁边就是一口熬牛肉的大锅,牛肉在浓郁的汤汁里翻滚,往往老远就闻到牛肉纯正的香味了。即便点的是素面,老板也会慷慨舀汤几勺牛肉汤加到面碗里,那个过瘾!不知为什么,我总特别相信,他家的面条是正宗的牛肉面,因为,相比现在的香精辣椒精比兑出来的牛肉汤,口感,是绝对骗不了人的。
我还记得刚入学的时候我特别省,每次只点素面,加点雪菜,一块五一碗,为的是把钱省下来再买点别的小吃。刀削面搭配什么才好呢?旁边一老头的炸串是我的最爱。尤其他家的炸臭干子,那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臭干子了!一根签子上串三四个小块,炸透之后吱吱冒油,再涂上甜酱,洒上辣椒粉和芝麻,一口咬下去,焦脆的外皮,颤颤的干子心,不但没有丝毫臭气,反而是沁人心脾的豆香,与盈荡在舌尖微微的甜辣,让你的脑子刹那间出现间歇性的空白,那便是幸福的空白!实在是食物的魔力所在!常常是一串干子下了肚,还浑然不觉,每次要个三串,都意犹未尽,但为了给日后留个想头,还是忍痛打住了。那老头也被大家戏称为“臭干子王子”。随着春安路的消失,老头也一同消失了。日后,我再也没吃过能与之相媲美的臭干子。我常祈祷,若能再给我个机会,吃一次他家的臭干子,那便是上天对我最大的恩赐了。
以及隔壁的陕西凉皮。老板是正宗的陕西人,去的多了,常和老板的帮手,也是她的侄女聊天,貌似比我大几岁,聊天的时候得知,她从小就向往上音乐学院,因家庭的原因未能如愿,只能在叔叔的摊子上帮忙打工。我从小就爱与姐姐辈的人打交道,再加上对这女孩子本能的好感,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家的凉皮太好吃了,自然常去。不知道是不是北方凉皮的制作法子有什么诀窍,那凉皮,晶莹剔透,弹性十足,香滑可口,加上黄瓜丝、海带丝、豆芽、面筋,以及透亮的飘着白芝麻的红辣油和雪白的蒜泥,用筷子那么一拌,盛夏时分,哗的吞下一大口,简直是无与伦比的享受!而且价格也相当公道,一块五一碗。只可恨我笔墨有限,写不出陕西凉皮与本地凉皮的区别,但前几年去西安,所吃到的地道凉皮,让我一下子就忆起了这家凉皮,那味儿,是一模一样的!看来中国的地方小吃、特色小吃,重就重在一个“地方”上,那独特的味儿,独特的感觉,是真真难以替换的啊!人的味蕾就是那么的奇妙!
这家凉皮的魅力实在太大了,以至于我的室友疯狂的迷恋上它之后,连续吃了一个星期,导致胃病住进了医院。看来再好吃的东西,也得把握一个度。但她的狂热行为,简直堪当这家凉皮的绝佳代言人。
凉皮也是夫妇俩开的,这是一对聪明的夫妇,知道凉皮的热卖季节夏天一过,生意便不好做,于是到了秋冬季节,他们开始卖手擀面、肉夹馍。这些都是北方的特色小吃,北方人随便做做,也绝对比本地的强。肉夹馍也是我的最爱。一个炉子里烘上十几个小面饼,老板娘再从热气腾腾的大锅里,捞上几块肥瘦相间的肉,当然,这肉是加了多种香料卤制好的,一出锅便浓香扑面,剁碎后,再加入香菜和青椒,最后往剖开的面饼里一夹,咬上一大口,满满的面香、肉香、香菜香,交织在整个口腔中,让人欲罢不能。我们的祖先实在太伟大了……他怎么知道这样的搭配是那么的完美,那么的纯粹呢?其实食物最美好的味道,就是它最本真的味道,可惜,现代人过多的去粗取精,甚至越俎代庖,以添加剂、化工原料等去替代食物本真的香味,真正是最最愚蠢的错误!人们在无关紧要的琐事上,频频花费过多的心力,在善待自己、珍爱自己方面,却无比轻视。这究竟是进步、还是倒退?或许,时代的确真的在发展,社会财富在急剧增加,文明在不断迈进,但倘若连珍爱我们自己、珍爱我们的胃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们又有何底气去谈及珍爱其它?太过于急功近利,这社会最终到底会出现怎样的混局?真的不敢想。
为了省钱,每次在春安路吃小吃,总得事先做一个码算,以免超支。而到了读研期间,手头稍微宽裕了些,对自己也优待了些。我们寝室四人关系一向密切,行动一致,常相约去吃春安路的砂煲。
砂煲是适应天气寒冷时吃的食物。里头食材丰富,又保温耐热,往往吃完之后,砂煲还是烫的。我们最爱去的是街口那一家。这家太有特色了,夫妻外加几个亲戚,除了老板,全是女的。而且这两口子年轻气盛,常常吵架,我们每次在他家吃砂煲,都做了吵架现场的壁上观。老板娘发起飙来,芜湖方言一串串的,虽然我们听不懂,但也知道不是什么好话,老板也不甘退让,于是先是吵,然后就摔东西,我怀疑他们赚的那几个钱都不够买碗碟的,哈哈!
即便耳根不得清净,我们还是爱去他家。毕竟,那味道太诱惑了……常吃的有干丝煲、里脊肉煲、三鲜煲等等,有时家里寄来生活费,或兼职赚了点小钱,就点个里脊肉煲,平时还是吃干丝煲的多,这是最具性价比的一款砂煲。里头依稀有干丝、猪肚丝、鸡丝、笋丝、青菜、蘑菇,粉丝,还有其它的记不清了,品种繁多。砂煲特有捞头,汤汁也鲜美有味,我们四个常常吃的大汗淋漓,兴尽而返。尤其干丝和肚丝,那鲜滑的滋味,常常是一口下肚,余味无穷,彻底俘虏了我们的胃,百吃不腻啊!写到此,我曾几度咽下不争气的口水,那美味,太令人难忘!而且只要三块钱而已!相比而言,现如今的砂煲,真的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上次在师大新区吃了一碗八块的老鸭煲,除了几块腥叽叽的鸭子,就是粉丝和青菜,泡在味精水里,彻底摧毁了我对砂煲的美好回忆。我痛恨那些随意就摆出小吃摊子的人。倘若你没那个本事,你可以去卖杂物卖水果卖其它的,但请你不要糟蹋食物,好么?每种食物的本真面目都是最美好的,但倘若遇到不识货的人,或者肆意轻慢的人,那真的是食物最大的悲哀了。它的功效非但不能实现,反而与人落下口角。比如砂煲,原本那么美好的东西,换个拙劣的人来操刀,便成了唾之不及的渣滓。真是可厌、可气、可叹!!!
春安路还有一个响当当的歪子炒饭。不光是师大人,好像芜湖本地人对这个都非常熟悉。因为我总看到很多上班族也在晚上坐在炒饭摊上。隔壁还有一家小燕子炒饭,老板娘虽然皮肤黑了点,长的却很灵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于是常去她家买炒饭。肉丝炒饭和香肠炒饭味道都很不错,不过我最偏爱的还是面食类,光顾炒饭并不多。
依次的麻辣烫、酒酿水子、鸡蛋汉堡等太多了,恕不一一介绍。
各有特色,却互不相扰,是春安路最大的特点。我喜欢这条街,但对它的逝去,却只能作为旁观者暗自感伤。得知春安路要拆迁的消息,我们甚至有一种兔死狐悲之感。因为与此同时,我们那级的研究生也要被迁往新校区了。难过之余,也有一丝欣慰,毕竟在师大的几年,春安路一直陪伴着我,街口微弱的灯光,喧闹的人群,许多陌生或熟悉的面孔,老板亲切的招呼,我犹记得在春安路吃的第一碗麻辣烫的方位,犹记得生病时点的一碗排骨刀削面,犹记得研一最后一次英语考试前吃的那一碗砂煲……从大一到研一,我记得很多个在春安路度过的夜晚,有欢乐,有失意,有沮丧,有释然……每一种食物,都曾陪伴我度过别样的日子,别样的心情;每一种食物,都曾携带着我别样的感受,别样的回忆。而如今,这一条伴随我五年大学时光的路,已然不在了。每每想至此,便有不可遏止的心痛之感。
本以为春安路的那些摊主们,会随着师大南迁一同过去。可后来新校区周边的小吃街建成,却没见到熟悉的面孔。只有陕西凉皮的老板,却也改卖了炒饭。没有了。曾经的一切,统统没有了。
春安路戛然而止,而那些美味的食物,它们却不会背叛我。虽时隔日久,它们也会时时从记忆深处跳出,勾动我的味蕾,引我想起,诱我怀念。
三、小圆门
除了春安路,师大学子们更熟悉的,可能就是西门口的小圆门了。大一的一天,由一室友的老乡带领,直奔小圆门的麻辣烫,据说那家麻辣烫最好吃。作为吃货时代的大一,自然最爱货比三家,来到小圆门,惊喜的发现此处别有洞天。不光有美味的麻辣烫,还有牛肉拉面、藕稀饭、菜饼、以及各色小吃等等。
曾一度想写篇文章来记录小圆门,终究因为懒,不了了之。如今出现在此,敷衍成文,不免有愧。毕竟,小圆门是最忠实的陪伴我大学整个生涯的一条街,甚至直至今日,周边的建筑被改造的稀里哗啦,它依旧倔强的伫在那儿,而先前的诸多摊点也仍有保存。说到此,不由想到如今的城市建设。为发展,为更新,不断的拆旧建新,以至最终,拆了城市的根基,也拆了城市的根本,究竟是损是益?方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于我来看,特色小吃更应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被珍视、保存。动辄踢了人家的摊子,拆了人家的大本营,或非得把小本经营的生意人赶到门面房,这些遗产还如何保存?如何继承?如何发扬?如何交流?
第一次来到小圆门,便被一家麻辣烫的声势所震倒。只见摊主(两三个中年妇女,后得知是姐妹)手脚并用,在几口热腾腾的大锅前穿梭不停,将顾客依次送来的菜排序、下锅、捞菜、配料,大锅前挤满了手拿各种菜的顾客,多是女孩子,而两条长桌前,坐满了急吼吼等待美食的食客,不得不佩服老板娘的记性,一是来客次序记得清,二是很多老顾客的口味她也相对熟悉。重辣、微辣、不辣,去个几次,她就不需再问了。
门口一个整洁的小柜子里,依次放置着不同的菜品,青菜、菠菜、卷心菜、油麦菜、蘑菇、香菇、金针菇、鹌鹑蛋、三文治、香肠、火腿肠、臭干子、素鸡、腐竹、脆皮……琳琅满目,菜们被整整齐齐的码放的各就各位,煞是可爱。而几口大锅里,老汤分别炖着海带、鸭血、虎皮蛋、豆芽等不易入味的菜品,正中一口大锅就是主角,烫好的菜从那里出锅,老板娘快速的点上调料粉和辣油,一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就出炉了。
我最爱点3毛钱的粉丝,加几串豆制品和鸭血、海带,因为粉丝有捞头,放一点辣油,看点点红辣油在汤里氤氲开来,深吸一口香气,就着热气挑起一筷粉丝,顿时鲜香扑鼻,趁热吃上几口,整个肠胃立马被熨烫的服服帖帖!爽!!
整条小吃街里,这家麻辣烫的生意是最好的,每次去都顾客盈门,常常要结伴同去,一人点菜,一人等位。两年过后,毗邻又新开了一家手抓饼。它的出现,对于麻辣烫而言简直是如虎添翼。毕竟空腹吃辣比较伤胃,他家的辣油味道独特又不忍舍弃,那么,在点上一碗麻辣烫之后,再买上5毛钱的手抓饼,超级绝配!手抓饼是兄弟二人开的,一个简单的木板台面,摊开一张大大的饼,不知采用什么手法,薄薄的面饼里竟然有许多层,薄如蝉翼。我喜欢把刚出炉的饼撕碎泡在麻辣烫的汤汁里,类似陕西的羊肉泡馍,但由于这饼太薄,稍稍浸泡便得入口,否则就化了,吃一口蕴含着浓郁汁水的千层饼,酥脆顷刻间化为绵软,葱香与面香交汇处,隐隐浮起若有若无的辣油香,袅袅不绝,荡气回肠。这委实是胃口不错的人的最佳选择。哪怕你再能吃,点个1块钱的饼,也能吃的心满意足了。
麻辣烫的对面,就是小圆门响当当的牛肉面。我这人对面食有天生的狂热,但出于经济的考虑,还是更倾向于春安路的刀削面,因为这家的面价格略贵(其实也就贵5毛钱而已),分量也略少。但前提是,2元钱的面,却是货真价实的牛肉面,与当下10元一碗的牛肉面不可同日而语。
这家面的主打是牛肉拉面与牛肉刀削面。老板虽然身架瘦小,拉面的功夫却举重若轻。一团柔软的面,在手中摔打、翻腾、揉捏、搓拉,不过几分钟的时间,一碗细若银丝的拉面就入锅了。这家牛肉面的汤汁较春安路那家更浓,许是香料的用法不同,而且他家大锅里常年炖着五香蛋与卤干子,说到卤干子,貌似本地多家的牛肉面都有这一附属食品,但唯有这家给我的印象最深,私底下也认为味道最好。干子厚实丰盈,卤汁鲜香可口,每咬一小口,都觉天上人间,无比美好。
肉丝面和牛肉面都是我的最爱。记得有次在附近做头发,弄好之后已经晚上快8点了,饥肠辘辘,和室友一起,毫不犹豫的就冲向了他家的摊点,并且无比豪爽大呼一声:“老板,两个大碗肉丝面!”前所未有滴!面刚端上桌,整个小店里就听我俩此起彼伏的吸溜面条的声音,大口喝汤的声音,那一刻,真真觉得,没有比他家面条更好吃的东西了!
小圆门好吃的还有海带馅菜饼、炸里脊肉,藕稀饭等等。炸里脊虽说是炸串摊最常见的一种食品,但若要里脊味道好,绝也并非人人做到。现在常见小摊上的里脊肉,红的怕人,可能又是摊主发挥了某些化学家的特长,用什么色素或化工原料加工腌制也未尝可知。我也吃过极其难吃的里脊肉,难以下咽。而我常吃的那家,却是原汁原味的肉色,稍加腌制,下锅烹炸,快速捞起,此时里脊肉的边缘有微微的翘起,颜色金黄,香气四溢,涂上酱,洒上香料粉辣椒粉,暂且不去计较是否正宗的里脊部位的肉,光是那细致鲜嫩、微带酥脆的口感,便足以使你称赞不已。
在小圆门吃饱喝足了,再从周边的水果摊买几个水果,从旁边的点心摊里秤一点点心(犹记得我先前最钟情沙琪玛),心满意足的踱回学校。上完自习回到寝室,便是悠闲的宵夜时光。代价是牙齿在大三那年被严重摧毁。甜食害死人啊……补牙花去我足足一个月的生活费,从此彻底根除夜间吃零食的坏毛病。有得必有失!
如今,每次出差去芜湖,我还会去小圆门溜达,吃点那些记忆中的美食,遗憾的是,许是师大学生搬迁的缘故,很多摊主易主,而那家曾经最鼎盛的麻辣烫也门庭冷落了。老板娘还记得我,热情的跟我打招呼,真让我惊讶。但心底也有丝丝的温暖。在这样一座陌生的城市,能建立起与他人联系的,竟然是食物。也算是一种缘分了。
四、师大新校区
研二那年,我们正式搬迁至城南新校区。作为刚开发的地段,周边无比荒凉冷落。但随着大批吃货的入迁,一条条小吃街也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了。
新区周围基本都是农村,小吃摊点的环境自然好不到哪里去,已露天为主。即便是露天,也阻挡不了我们对美食狂热的追求……印象深刻的是一个小姑娘和她妈妈开的山东大饼摊,舀一勺金黄的杂粮面,均匀的往锅面上一摊,打上一个鸡蛋,快速的洒上葱花、香菜,涂上甜酱或辣酱,再放上脆生生的锅巴,一卷,一叠,成了!排队买大饼的常站成了长龙,大家基本学生为主,不会出现插队,所以可以放心的排队等。而小姑娘也很有特点,许是天冷的缘故,一边做饼,一边不停的吸溜鼻子,害的我每次等我的大饼时,都心惊胆战的盯着她的小鼻子,生怕……所幸,几年下来,我所担心的场景一直没有发生,哈哈!
很快,一些外地人也赶过来摆摊了。旁边便有一家云南母女开的米线摊。应该是地道的吧。最有特色的是他家的酱。不管是鸡肉米线,排骨米线,还是三鲜米线,都有浓郁的酱香。或许独门秘籍,学也学不来的。起初吃的时候还有点不习惯,觉得太咸,但将浇头在米线里一搅拌,再喝那汤,却鲜香无比。久而久之,吃惯了他家米线,再吃别家,反倒索然无味了。
还有一家淮南人开的牛肉汤,老板讲一口地道的淮南话,汤也做的很正宗。据后来的淮南同事介绍,当地正宗的牛肉汤也不过这个味儿。酣畅淋漓的喝了几年牛肉汤,吃了无数的葱油小饼,如今这二年再去,突觉味道寡淡了许多。先前货真价实,如今物价飞涨,水涨船高,最可恶的是,价格涨了,质量却大不如从前。常有人说,觉得今不如昔,是嘴巴刁了的缘故,真的是这样吗?我想未必。味蕾不会轻易的背叛自己,世道阴暗,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或许才是其味道突变的根源所在。当金钱将灵魂抛之脑后,利益临驾于诚信之上,我们还能奢望什么美食?
与老校区的种种小吃相比,新校区的优势,可能并不在于此。那两年,我们最常去的,还数学校正大门对面的天柱山餐馆和老奶奶饭店。
读研时,整个专业的同僚都相处的热火朝天,而大家见面最多的地点,当数酒桌。搞文学的人向来忧患意识较强,常三五结伴,去小酒店饮酒浇愁。愁从何来?失恋之愁、论文之愁、工作之愁、毕业之愁、乱七八糟的各种愁……轻轻寻一个,都可以作为喝酒的理由。而那种物美价廉的小酒馆便成了我们最好的去处。天柱山餐馆的各个菜都脍炙人口,可惜时隔久远,已然淡忘,唯记得有个菜叫芙蓉鸡片,每次必点。除了天柱山,隔壁一家东北老夫妇开的餐馆,名字不记得了,我们就称其为老奶奶家,大家都心知肚明。他家的招牌菜是酸菜鱼、溜肉段什么的,也非常好吃。
其实于我们而言,菜只是个陪衬,关键是酒。从四月开始喝啤酒,一直喝到次年的七月,足足喝了一年多。而那些酒量不甚好的也终究摆脱不了被拖下水的命运,我至今犹记得他人评价z的一句话:“他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去喝酒的路上”。事实上z是我们中最不善饮的一位了,一喝多就痛哭。由此可想见当时的疯狂。到了研三,工作、论文尘埃落定后,大家更是肆无忌惮,夜夜笙歌,从本专业扩展到文学院,从本届的延续到师弟师妹,凡是有一面之交的,善饮的,统统拉来,一醉方休。喝酒之后,看平日那些不顺眼的,也觉得分外可爱,而对那些拿腔捏调、托词不喝的,我们极其鄙视,下次坚决清除出局。那种年少轻狂,纵情青春的激情,在研三那年被发扬到了顶峰。我想对我们中的很多人来讲,那绝对是此生最疯狂、也最难忘的一段岁月。
从师大毕业后,很快的,对面的临时摊点相继被拆除,整体规划成了一片服务区。而新建成的服务区内,多了很多新面孔,那些熟悉的、爱光顾的,又如先前的春安路般,消逝了,不见了。
想起往事,历历在目,而蓦然回首,惊觉世事苍茫!短短五年,生活似乎发生了很多变化,又似乎如一潭荒野清泉,波澜不惊。只有当好友从外地赶来,意犹未尽的聊起当年的美食、小吃,想吃又不得时,方觉时光易逝,难以捕捉。
细论食物,其本身可以简单到极致,记得研一时, S曾一脸深沉的发出“人只有吃饱了才不孤独”的言论,当时为我们所不屑,细细想来,却也不无几分道理。圣人皆言“为腹不为目”,何况我们凡夫俗子?
而若论起更远,记忆中悠远的美食,则更多的是一种符号,一种表情,一种细节,一种与生命的维系,一种对情感的寄托。独特的味道,牵绊的是那段岁月中难忘的事,难忘的人。但不管如何,食物带给人的快乐、意外与满足,却是其它东西万万替代不了的。舌尖滑落,齿颊留香,引发心灵的颤动,情感的跌宕,这样的感受,岂不是上天赐给人类最珍贵的财富么?或许,纷乱尘世中,“悠然一饱自笑愚,愿为口腹劳形驱”才是我们对自身最好的犒劳,最完美的慰藉而已,只是身在其中,不自知罢了。
逝去的终将逝去,未来的依然会来。我只愿在今后的遥迢岁月中,能邂逅更多的心仪美食,用味蕾消受,借记忆贮存。
请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