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由一个千层饼引发的故事:
东东和妈妈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路过一个煎饼摊的时候,煎饼的香气无法阻挡地飘进了东东的鼻子。
东东指着煎饼摊,对妈妈说:“我想吃千层饼。”
妈妈:“奶奶说了,这东西上火,不能吃。”
东东更大声地说:“我就是想吃,我们就吃一次嘛。”
妈妈用力拉了拉他的手:“这个有什么好吃的,吃了上火,快走了,回家吃饭。”
东东急了:“我就是要吃!”
……
反复几个回合,妈妈拗不过,只好答应他:“那我们偷偷吃,回去不告诉奶奶。”
“好!”东东开心地向煎饼摊奔去。
乍一看,这是个happy ending啊。而且在一些家长看来,孩子感觉开心就好,不是吗?
是的,孩子是感觉很开心,并且我们也看到,“不能吃千层饼”的规则在这里被偷偷打破了。也许有人会质疑这个规则是否合理,但在这个社会上,不合理的规则比比皆是。重点在于,这样的行为相当于在告诉孩子:规则是可以想办法避开的。当他们想要满足某些不被允许的需要时,可以私底下采用“偷偷”的方式,因为作为权威角色的家长都同意了。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孩子便会认同这种行为方式,并理所当然地去实行。
并且,对于孩子而言,他们的思维是“全或无”式,非黑即白的。既然规则可以打破,那么无论规则合理不合理,他们都会这么干。待长大后,他们为人处事时,就会总想着如何钻规则空子,如何掩人耳目、投机倒把。
同时,这个事件中还反映出另一个问题:很多时候,家长为了禁止孩子的某些行为,会找一些绝对化的、夸大了的理由。以吃东西为例:比如,孩子想吃肯德基麦当劳,家长会说那些是垃圾食品,吃了会变胖。孩子想吃路边的烧烤小吃,家长又会说那些食物都是地沟油做的,有毒,吃了会拉肚子。孩子想要玩手机、电脑,家长又说玩手机、电脑会得近视眼,会影响学习成绩。
话一出口,便是靶子。因为孩子很容易找到这些说辞的不合理之处:
“既然肯德基麦当劳是垃圾食品,为什么电视上天天放广告,每次路过都看到那么多人在吃”。
“上次去台湾旅游的时候,我们不是也在夜市吃路边摊吗?还说不逛夜市就等于没去过台湾”。
“我们班班长,成绩班级前三,视力5.3,天天下课带着大家讨论游戏”。
如此一来,反而会唤起孩子更大的冲动去做那些不被允许的事情。
所以,不要以爱之名或因为害怕麻烦,而在私底下偷偷地替孩子打破规则,要把事情摆到台面上处理。
当孩子一直吵着要吃千层饼时,家长可以平静地回应他:想吃千层饼啊,但我们要回家吃。这时候孩子一般都会提高嗓门加大动静,搬出各种说法和保证,试图突破家长的底线。家长要做的,就是稳定地继续坚持同样的说法,并且不去攻击孩子,也不找各种将来会被打脸的理由,等孩子闹完脾气使完劲头了,就会跟从家长的决定,并且在内心里确立这个底线。
同时,像吃千层饼、吃肯德基等这种非原则性的问题,在制定规则时可适当留有余地。比如平时不吃,周末了可以吃,但要由家长主动决定具体什么时间去吃,并且在其他家庭成员面前不遮遮掩掩,光明正大地去吃。尤为关键的是,这时带孩子吃他想吃的东西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不要让孩子觉得这是他争取到的或是通过迎合家长的表现换取来的权利。此外还需注意,即便是在周末,当孩子提出要吃东西时家长也不要即刻满足,这一方面是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另一方面就涉及了亲子之间的权利争夺。
伴随着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成熟,亲子之间的权力斗争便会拉开大幕,延续不止。如果家长这时候马上同意并去满足孩子吃东西的要求,孩子就会认为他争取到了这个权利,并且由于“全或无”式的思维,他们会认为之后的每一次要求都应该被答应。一旦某一次家长因故没有同意,孩子就会表现得特别愤怒,那种感觉就像领地被侵犯的动物一样。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看电视,玩手机电脑,到点吃饭睡觉等事情上,一旦家长放水给了孩子一次“特权”,下一次再照常要求他时,就会遇到极大的抗拒。
允许孩子偷偷吃千层饼,这一小小的行为背后,藏着许多家长不可忽视的教育盲区。由此可见教养孩子的不易,希望各位家长且行且修习,且行且珍惜。
针对学生提供专业有效的催眠治疗服务:
失眠、恐惧、焦虑
抽动、多动、口吃
提高专注力、记忆力
提升学习能力、缓解考试焦虑
美式催眠,让您的孩子成长无忧!
咨询热线:0592-518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