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父母从重庆回到合江老家,一切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心情自然格外舒畅。加之我又突然返乡事亲,老两口更是喜上加喜。第二天一大早,老父便亲自动手,为我做他拿手的千层饼。一番揉擀切压,抹了香油,撒了葱花,很快地,第一个香喷喷的饼就出锅了。老爷子吩咐我,“赶紧吃,冷了就不好吃了!”他准备我一个人要解决2个饼的,可我哪里吃得下?为博老父高兴,还是尽量多吃。
这可是老爸一辈子的拿手好戏,过去家里条件不太好,包饺子、烙千层饼,还有夏天的凉面什么的,就成为我儿时最美的口福享受。如今吃过的好东西多了,这千层饼仿佛就再也没有当年的醇香。在家近半月,87岁的老父亲烙了两次饼。这是他表达对54岁儿子关爱的最直接的方式。早饭吃大白馒头,他亲手为我抹了那么多的花生酱,那个甜腻劲,心中很温暖,嘴里却难以消受——我一直对过甜的东西反胃……
二、今年新出版的《中国新钢笔画年鉴》,一本有近一公斤重吧,再加上《全国第四届钢笔画展优秀作品集》,还有一大堆新疆土特产干果,我得气得力地背了回家,作为送给也画了大半辈子钢笔画的老父和老母的礼物。不出所料,老爷子对两本书的兴趣远在吃食之上。一有时间就翻看,不但看,还要评点,所言往往还真的在理,我看他对艺术作品的认识感悟确实有所升华,这自然也是我十分高兴的事。
“美女老太太”施婉仪是胞弟的丈母娘,年轻时是县里有名的“施家二小姐”,真正的大美女。已经83岁,但看上去精精神神的,收拾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皮肤依然白皙,没有什么皱纹,眉眼间依稀可见年轻时的如花美貌。听说亲家离渝返乡,便前来看望。她1950年刚刚工作参加征粮剿匪时,曾是父亲的部下(其时父亲是一个乡的指导员),这就又多了一层关系。我也将《年鉴》拿给老太太看,请她斧正。老人也居然看得很是仔细。一个人在沙发上静悄悄地翻了老半天,津津有味。
我提议合个影,三位老人于是高高兴兴听从我的调遣安排,一连拍了好多张,效果好极了!
我留老太太吃午饭,还特意下楼去菜市场买了几样时鲜蔬菜,比较软和好消化的。新请的保姆还炖了老土公鸡,煮了老腊肉,满满一桌荤素搭配的好菜。席间我还陪着老父亲和她喝了一点枸杞酒。老人们聊得也很高兴。
下午她要回去,我送了一包哈密瓜干,父亲也送了她一只我带回去的刻过字的小葫芦。老人家高高兴兴地带着两样东西,由她的幺女婿陪着下了楼,告别时,老人家一脸温和舒心的微笑。
三、“老钢爹”画了大半辈子钢笔画,不图名不图利,只为快乐消遣。因此,他对纸张笔墨全然不甚讲究,逮着什么用什么,尤其是纸,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宽宽窄窄,甚至各种包装盒的背面,只要有巴掌大的干净地方,就兴趣盎然地画将上去,很少用正儿八经的图画纸。其实,胞弟曾给过他A4的复印纸,于他的“涂鸦”再合适不过,但老爷子往往忘记用。这次回家,我特意在城里的好几家文化用品店面搜索,终于找到一种A3大小的彩色卡纸,一袋8张不同的颜色,且有一定厚度(大约是普通A4纸的3—4倍)。那家小店只剩下10袋,我全部包圆,兴冲冲拎了回去。
老父亲这会终于来了兴致,在书房里不声不响与老母亲折腾了好半天,我进去一看,原来两人正在重新分类,将塑料袋中相同的颜色装在一起。我还发现,其中竟有一种是黑色的,看上去老爷子对它有点不知所措。我说,黑色才好呢,我再去买几支银白色的莹光笔,黑底白线,很别致好看。我过去搞硬笔书法,找不到黑色的纸,是自己用厚图画纸染的。
行前,我利用购长途大巴车车票之机,又去文具店找这种莹光笔,可惜,颜色倒是五花八门,就是没有我需要的那一种。我这才想起,八成,这种笔可能早就不生产了!
但还要在乌鲁木齐或成都继续寻觅。
四、老父亲是“高产钢笔画家”,有时候一天就能创作好几幅。我说,这回给你买了比较好的纸,你就不要再裁小了,就直接画这样大的才好。他答应得好好的,可转眼就又给裁了,我无可奈何,真不知道是老爷子早就习惯了用小纸,还是舍不得用大纸呢!反正,只要他高兴,怎么裁都由着他的兴致吧!
五、我对老父亲说,咱们爷俩合作几幅作品吧,他说,要得!
于是,我选了几幅他画了一半的钢笔画,继续进行“深加工”,用自己的排线办法,加上土坡、杂草、远山、小船和云彩什么的,这样调整调整,“杰作”就算完成了。呈与他审阅,老头子打量了半晌,终于说:改得巴适!
其实,我是希望他能在用线技法和画面风格上有所提升和进步,而进行引导和示范。但不知道老爷子最后能不能将我们的“合作”真正当回事。
后来我在一本杂志上偶然看到老爷子夹在里面的一幅小画,是画在半张香烟的锡箔纸背面的,居然也在模仿和尝试我的排线技法。但也就那样平行地排满了而已,无法表现出山坡的深浅和起伏变化来。回成都聊天时说与胞兄,他叹息说,老头子怎么可能像你这样画呢,他已经不可能有多大的改变了。就由着他高兴吧!
兄弟俩就默然无语了。
六、父亲的画名,在合江和他的老家——山西武乡同样很盛。老娘说,你爸爸发表过作品呢!我说,真的?于是老太太找出一本杂志,名叫《夕阳红》的,原来是山西武乡老家老干局办的内部刊物,不过编得还真不错,里面果真有两整版老爸的钢笔画作品。老娘说还有其他的什么刊物,也登有老爸的作品,可惜书房里堆得很乱,一时找不到。
在合江,来了客人或亲戚,老爷子只要高兴,就将自己的大作随意送人。我相信,他送出的作品,没准是我所送的数十倍甚至更多。
他的钢笔画,也被我外甥带到美国和新加坡去了。据说老外看后还挑大拇哥称赞呢,但不知道外甥是不是也随便转手送了人?
七、因为老爷子肺不大好(70岁才戒的烟),夏天到了,老家蚊子很凶,又不能点蚊香,怕熏着他,于是我就进城去,寻找那种老式蚊帐。
老两口现在分床睡,每张床宽是1米3,要找到这样尺寸的蚊帐并不容易的。但确实是老天爷有眼,居然给我找到了。成都生产,什么高极的双纱线,看着似乎还行,每顶80元。我顾不得讨价还价,急忙就买了。
提了回去,老爸满脸都是笑:这么快就买到了?
母亲在一旁说,这是三三的一片孝心。我说,惭愧得很,老三做得太少啊!
我进老两口的卧室,望床顶上打量一番,明白要用竹竿穿着才能挂起来,可一时找不到合符要求的长竹竿,也没有其他工具。母亲就说,找乡坝头的你三表哥,让他找竹子,进城来整一趟。
离开合江时,我还反复对母亲说,就这两天吧,赶快给三表哥打电话。冰箱里还剩有啤酒,也请他喝掉,就说是我的一点谢意吧。
八、买了蚊帐,老父亲很高兴,他突然问我:你回新疆的钱够不够?我给你补助一点?我说,买的是往返机票,没有一点问题。再说,我不是还在合江挣了一点钱吗(为三河职业技术学院提写刻石用的大字,院领导一共给了2000元)?
分明感受到老父亲的一片拳拳爱子之心。我支边在新疆工作30多年,回家次数有限,近几年才渐渐频繁起来。俗话说忠孝不能两全,我其实为二老做得太少太少……
我对父母说,二老可要好好活着啊,等着我六年后退休回来,好好尽孝!
2013年6月2日于天山下三即斋
往期链接:
【军旅生涯】蔺玉武||我的军马情结
【新疆特色】新元||老 秤
【西域漫游】甘露||相思鸟||诵读:王灵霞
【西域漫游】李艳波||《秋叶或秋花》诗歌外二首
【西域漫游】桑山||下里江
【西域漫游】冰洁||乡愁悠悠(悼余老先生一路走好)